羊水穿刺存在一定风险,但整体风险较低。主要风险包括穿刺部位感染、胎膜早破、胎儿损伤、流产等。
穿刺过程中可能将细菌带入宫腔,导致宫内感染。表现为发热、腹痛、阴道分泌物异常。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预防感染。
穿刺针可能损伤胎膜,导致羊水渗漏。出现阴道流液需立即卧床休息,必要时使用宫缩抑制剂如硝苯地平、阿托西班延长孕周。
极少数情况下穿刺针可能误伤胎儿肢体或器官。术前超声定位可降低风险,发现损伤需多学科会诊评估处理方案。
穿刺可能刺激子宫引发宫缩,流产概率约0.5%-1%。术后需监测胎心,出现宫缩可选用黄体酮、间苯三酚等药物干预。
建议选择有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操作,术后24小时避免剧烈活动,出现腹痛、出血等症状需及时返院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