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可能与长期高脂低纤维饮食、久坐缺乏运动、吸烟酗酒、慢性肠道炎症等生活习惯有关。
长期摄入过多红肉、加工食品及缺乏蔬菜水果,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衡和致癌物积累。建议增加全谷物、豆类及十字花科蔬菜摄入。
缺乏运动使肠蠕动减慢,延长致癌物与肠黏膜接触时间。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有助于降低风险。
烟草中的亚硝胺和酒精代谢产物乙醛可直接损伤肠黏膜细胞。戒烟限酒可显著改善肠道微环境。
溃疡性结肠炎等慢性炎症可能伴随腹痛、黏液血便,未规范治疗可能诱发癌变。需定期进行肠镜监测。
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5-10年进行肠镜检查,出现排便习惯改变或便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