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制品所致的皮肤病可通过避免接触过敏原、外用药物、口服药物、光疗等方式治疗。橡胶过敏通常由接触性皮炎、荨麻疹、湿疹、过敏性紫癜等反应引起。
立即停止使用含橡胶成分的手套、鞋垫、乳胶制品等,选择无致敏性的硅胶或乙烯基替代品,日常注意查看产品成分标签。
局部皮损可遵医嘱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他克莫司软膏等抗炎止痒药物,渗出明显时可用硼酸溶液湿敷。
严重者可短期服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依巴斯汀等抗组胺药物,全身症状明显时需配合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治疗。
慢性顽固性皮损可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通过调节免疫反应减轻皮肤炎症,需在专业医疗机构进行。
患者应穿着纯棉透气衣物,避免搔抓皮损部位,定期复查调整治疗方案,过敏体质者就医时需主动告知橡胶过敏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