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乳头上的白色米粒状物质可能由胎脂残留、皮脂腺分泌阻塞、真菌感染或新生儿乳腺炎引起,通常可通过温水清洁、局部护理、抗真菌药物或抗生素治疗。
新生儿皮肤表面的胎脂未完全脱落可能形成白色颗粒,无须特殊处理,家长需用温水轻柔擦拭乳头周围,避免用力摩擦。
皮脂腺分泌物堆积导致粟粒疹,表现为针尖大小白点。建议家长保持皮肤干爽,避免包裹过厚,可遵医嘱使用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等外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白色念珠菌感染可能伴随周围皮肤发红,需就医确诊后使用制霉菌素乳膏、克霉唑软膏等抗真菌药物,家长需注意消毒喂养器具。
激素撤退反应可能导致乳腺肿胀并分泌白色物质,若合并红肿热痛需就医,医生可能开具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克洛等口服抗生素。
日常注意观察宝宝乳头变化,避免挤压或自行挑破白色颗粒,哺乳前后清洁双手,出现持续红肿、渗液等情况及时就诊儿科或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