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患者出现咯血可能由病灶侵蚀血管、空洞形成、支气管扩张、凝血功能障碍等原因引起,需根据具体病因采取抗结核治疗、止血药物或介入治疗。
结核分枝杆菌破坏肺组织时可能累及血管壁,导致血管破裂出血。这种情况需在规范抗结核治疗基础上使用酚磺乙胺注射液、氨甲环酸片等止血药物,同时密切监测血红蛋白变化。
晚期肺结核可形成肺空洞,空洞壁血管易受炎症刺激破裂。除异烟肼、利福平等抗结核药物外,空洞型咯血可能需要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并注意预防继发感染。
结核病灶纤维化可导致支气管变形扩张,血管脆性增加。建议联合使用垂体后叶素收缩血管,配合乙酰半胱氨酸颗粒稀释痰液,减少咳嗽对血管的机械刺激。
结核病可能引发继发性凝血功能障碍,加重出血倾向。需完善凝血功能检查,必要时输注新鲜冰冻血浆补充凝血因子,同时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等影响凝血药物。
肺结核咯血期间应保持绝对卧床,进食温凉流质饮食,避免剧烈咳嗽和用力排便,所有治疗均需在呼吸科医师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