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脑栓塞抗凝治疗时机通常在发病后2-14天,具体时间需根据患者出血风险、栓塞面积及基础疾病等因素综合评估。
早期抗凝需排除脑出血风险,通过头颅CT或MRI明确出血灶,若存在大面积梗死或出血转化倾向需延迟抗凝。
小面积栓塞可在发病48小时后启动抗凝,大面积栓塞建议延迟至1-2周,期间可先用低分子肝素过渡。
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需先稳定血压血糖,房颤患者应同时进行心律控制,再逐步启动华法林或新型口服抗凝药。
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凝血功能、头颅影像及心功能,根据D-二聚体、INR值等指标调整药物剂量。
抗凝期间建议低盐低脂饮食,避免剧烈运动,定期监测血压及出血倾向,出现头痛、呕血等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