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主要由柯萨奇病毒A16型、肠道病毒71型等肠道病毒引起,其他肠道病毒如柯萨奇病毒A6、A10也可能导致感染。
最常见病原体,多数症状较轻,表现为手、足、口腔疱疹,可遵医嘱使用干扰素喷雾剂、开喉剑喷雾剂、康复新液缓解症状。
易引发重症病例,可能伴随高热、神经系统症状,需及时就医,重症治疗可选用静脉用丙种球蛋白、甘露醇、甲泼尼龙。
近年流行株之一,皮疹范围更广可能累及躯干,对症治疗可使用炉甘石洗剂、对乙酰氨基酚、西替利嗪。
较少见亚型,症状与典型手足口病相似,口腔溃疡明显时可选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利多卡因凝胶、维生素B2。
患儿需隔离至症状消失后1周,家长需每日消毒玩具餐具,选择流质饮食,监测体温变化,出现持续高热、肢体抖动等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