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腹水可通过健脾利湿、活血化瘀、疏肝理气、温阳利水等方式治疗。肝腹水通常由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低蛋白血症、腹腔感染等原因引起。
中医认为脾虚湿盛是肝腹水的基础病机,常用白术、茯苓、泽泻等药物健脾渗湿,配合薏苡仁、赤小豆等食疗调理。
针对血瘀型腹水,选用丹参、三七、桃仁等活血药物改善肝脏微循环,严重者可配合针灸血海、膈俞等穴位。
柴胡、香附、郁金等疏肝解郁药物可缓解肝气郁结导致的腹胀,常与利尿药配伍使用,需注意电解质平衡监测。
对于阳虚水停证型,采用附子、肉桂等温阳药配合五苓散加减,适用于四肢不温、畏寒肢冷的患者。
治疗期间需限制钠盐摄入,每日监测腹围体重变化,若出现发热、腹痛或短期内腹水快速增长,应立即就医评估是否需结合西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