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衰竭患者出现大量蛋白尿主要与肾小球滤过屏障损伤、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高血压继发肾损害、糖尿病肾病进展等因素有关。
肾小球基底膜结构破坏导致大分子蛋白漏出,表现为尿蛋白明显升高。需控制血压血糖,可遵医嘱使用缬沙坦、贝那普利、阿托伐他汀等药物。
近端肾小管无法正常重吸收小分子蛋白,导致β2微球蛋白等低分子蛋白尿。建议限制蛋白质摄入,必要时采用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
长期高血压致肾动脉硬化,肾小球内压升高加剧蛋白漏出。需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可使用氨氯地平、厄贝沙坦等降压药。
高血糖导致肾小球系膜基质增生,晚期出现弥漫性结节性硬化。应严格控糖,可选用SGLT-2抑制剂达格列净或GLP-1受体激动剂利拉鲁肽。
肾衰竭患者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应控制在0.6-0.8g/kg,优先选择鸡蛋清、鱼肉等优质蛋白,同时监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