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管狭窄介入治疗的指征主要包括保守治疗无效、神经症状进行性加重、影像学证实椎管狭窄与症状相符、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经过3个月以上规范的药物、物理治疗及康复训练后,下肢疼痛或间歇性跛行等症状无改善,需考虑介入治疗。
出现下肢肌力持续下降、反射异常或大小便功能障碍等进行性神经损害表现,可能与马尾神经受压有关。
CT或MRI显示椎管矢状径小于10毫米,硬膜囊受压变形,且与临床症状存在明确对应关系。
因疼痛或运动障碍导致日常行走距离不足500米、无法完成基本家务或工作,经评估需手术干预。
确诊后应尽早就诊脊柱外科,医生会根据狭窄程度选择椎管减压术、椎间融合术等介入方案,术后需配合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