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匿性骨折是指常规X线检查难以发现,需通过CT或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手段确诊的骨皮质微小断裂,常见于腕部、髋部及脊柱等部位。
初期X线片可能显示正常,骨折线宽度通常小于1毫米,骨小梁断裂但无明显移位,需通过高分辨率CT三维重建或核磁共振T2加权像识别骨髓水肿信号。
好发于骨松质丰富区域,如桡骨远端、股骨颈及腰椎椎体,这些部位受力复杂且骨质代谢活跃,轻微外伤即可导致骨小梁连续性中断。
骨质疏松患者、绝经后女性和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者风险较高,骨密度降低使微小外力即可造成骨折,而修复能力下降导致愈合延迟。
需结合外伤史与持续性疼痛,当临床症状与X线结果不符时,应选择核磁共振检查,其敏感度可达95%,能清晰显示骨髓水肿和骨膜反应。
确诊后需制动患肢4-6周,补充钙剂与维生素D,骨质疏松患者需进行抗骨吸收治疗,定期复查影像学确认愈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