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患者不配合治疗可通过心理疏导、家庭支持、药物调整、住院干预等方式改善。不配合通常与病耻感、药物副作用、认知偏差、病情严重度等因素有关。
患者可能因病耻感拒绝治疗,心理治疗师可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纠正错误观念,帮助建立治疗信心,家属需避免指责性语言。
家庭成员应学习抑郁症知识,用陪伴代替催促,协助记录情绪变化,必要时陪同复诊。家庭矛盾可能加重患者抵触情绪。
若因药物副作用抗拒治疗,医生可换用舍曲林、米氮平、安非他酮等耐受性更好的抗抑郁药,或调整给药方案。
对伴有自杀风险或严重社会功能损害者,短期住院治疗可突破治疗僵局,通过改良电休克等物理治疗快速控制症状。
建议保持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初期可先从每日10分钟散步开始,逐步建立治疗依从性。若症状持续加重需及时复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