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咳在中医辨证中主要与肺阴虚、燥邪犯肺、肝火犯肺、气阴两虚等因素有关,可通过养阴润肺、疏风清燥、平肝降火等方法调理。
久病或熬夜耗伤肺阴,表现为干咳无痰、咽喉干痒。常用沙参麦冬汤加减,药物可选养阴清肺丸、百合固金片、麦味地黄丸。
秋季燥邪侵袭肺卫,多见干咳伴鼻干唇裂。推荐桑杏汤调理,可配合川贝枇杷露、秋梨润肺膏、雪梨膏等润燥制剂。
情志不畅致肝火灼肺,症见阵发性呛咳、胸胁胀痛。治疗宜用黛蛤散合泻白散,药物选清肺抑火片、羚羊清肺丸、龙胆泻肝丸。
久咳耗气伤阴,出现气短干咳、自汗盗汗。建议生脉饮合补肺汤加减,可选用参麦颗粒、黄芪生脉饮、玉屏风颗粒等。
日常可食用银耳百合羹、蜂蜜炖雪梨等润肺食材,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阴虚体质者需注意避免熬夜及过度用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