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引起靶器官损害主要与持续高压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动脉硬化、血流动力学异常及氧化应激反应有关,长期未控制可累及心脏、脑、肾脏及视网膜等器官。
高压血流持续冲击血管内皮细胞,导致内皮功能紊乱,释放炎症因子,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治疗需控制血压达标,常用药物包括氨氯地平、缬沙坦、氢氯噻嗪。
血压升高使血管壁胶原增生、弹性纤维断裂,血管僵硬度增加,导致器官供血不足。需联合降压与抗动脉硬化治疗,如使用阿托伐他汀调节血脂。
心脏后负荷持续增高引发左心室肥厚,脑肾等器官灌注压异常,造成微小动脉玻璃样变。治疗需优先选择ACEI类药物如培哚普利改善重构。
高血压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产生过量氧自由基,直接损伤器官细胞。建议联合抗氧化治疗,同时监测靶器官功能指标。
定期监测血压、低盐饮食、规律有氧运动有助于延缓靶器官损害,确诊高血压后应每年进行心脑肾功能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