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强调辨证施治,调理虚实是核心原则之一,但并非所有疾病都需先治虚,具体策略需根据患者体质、病邪性质及疾病阶段综合判断。
对气血阴阳明显不足的患者,中医会先通过补气、养血、滋阴、温阳等方法扶正固本,常用方剂如四君子汤、六味地黄丸。
多数慢性病存在虚实夹杂,需攻补兼施,如健脾消积法治疗小儿疳积,同时使用人参健脾丸配合保和丸。
急性感染、瘀血阻滞等实证需优先祛邪,如用银翘散治疗风热感冒,血府逐瘀汤改善气滞血瘀。
老年体弱者侧重补虚,青壮年实证患者侧重祛邪,更年期女性常需调和肝脾肾三脏。
中医治疗需通过望闻问切准确辨证,虚证患者可适量食用山药、红枣等平补食材,药物使用须在医师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