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抗体与慢性乙肝患者密切接触可能增加感染风险,主要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接触传播及共用个人物品等。感染后可能经历急性肝炎、慢性携带状态或肝硬化等不同阶段。
接触慢性乙肝患者的血液或体液可能导致感染,如共用针具、剃须刀等。建议立即接种乙肝疫苗并注射免疫球蛋白,药物可选恩替卡韦、替诺福韦、干扰素。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分娩时可能传染新生儿。新生儿需在12小时内接种疫苗和免疫球蛋白,药物可用拉米夫定、替比夫定、干扰素。
无保护性行为是重要传播途径。建议全程使用安全套并完成疫苗接种,暴露后可选用恩替卡韦、阿德福韦酯、干扰素预防。
共用牙刷、毛巾等个人物品存在理论风险。应避免共用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接触后及时清洗消毒并检测抗体水平。
建议未接种者尽快完成乙肝疫苗全程免疫,高危接触后72小时内就医评估预防措施,定期监测乙肝表面抗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