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月宝宝连续发烧可能与保暖不当、疫苗接种反应、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等原因有关,可通过物理降温、调整环境温度、抗感染治疗等方式处理。家长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包裹过厚或环境温度过高可能导致发热。家长需检查衣物厚度,保持室温在24-26摄氏度,通过减少包被、温水擦浴等物理方式降温。
百日咳等疫苗注射后可能出现低热反应。家长需观察是否伴有接种部位红肿,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栓剂,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等儿童禁用药。
可能与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感染有关,常伴随鼻塞、咳嗽。家长需保持鼻腔通畅,医生可能开具干扰素雾化剂、布洛芬混悬液等药物控制症状。
常见于女婴或包茎男婴,可能由大肠杆菌感染导致,伴有排尿哭闹。需通过尿常规确诊,医生可能选用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抗生素治疗。
家长发现宝宝发热超过38.5摄氏度或持续24小时以上,应立即就医。喂养时保持适量水分摄入,避免捂热导致脱水热,记录体温变化供医生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