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人怀孕可通过定期监测肝功能、抗病毒治疗、母婴阻断、新生儿免疫接种等方式管理。乙肝病毒感染可能由母婴垂直传播、血液接触、性接触、免疫功能低下等原因引起。
妊娠期间每1-2个月检查肝功能及乙肝病毒载量,若出现转氨酶升高或病毒活跃复制,需及时干预。日常避免劳累,保证优质蛋白摄入。
病毒载量超过一定数值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替诺福韦、替比夫定等妊娠B类抗病毒药物,可降低母婴传播风险。治疗期间需监测肾功能。
新生儿出生后12小时内联合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阻断率可达较高水平。母乳喂养需根据母亲病毒载量评估安全性。
完成出生时、1月龄、6月龄的三针乙肝疫苗全程接种,7-12月龄时检测乙肝表面抗体,必要时加强免疫。
孕期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避免生食海鲜;分娩后新生儿护理需严格消毒用具,避免血液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