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引起胀肚可能与门静脉高压、低蛋白血症、胆汁淤积、肠道菌群失衡等原因有关,可通过利尿消肿、补充蛋白、促进胆汁排泄、调节肠道菌群等方式缓解。
肝硬化导致门静脉压力升高,腹腔液体渗出形成腹水。表现为腹部膨隆、移动性浊音阳性。治疗需限制钠盐摄入,使用呋塞米、螺内酯等利尿剂,严重时需腹腔穿刺放液。
肝脏合成功能下降导致血浆白蛋白降低,血管内胶体渗透压下降引发腹水。伴随下肢水肿、乏力。需补充人血白蛋白,配合托伐普坦等血管加压素受体拮抗剂。
胆管阻塞或肝细胞损伤导致胆汁排泄障碍,影响脂肪消化吸收。出现黄疸、陶土样便。可用熊去氧胆酸、腺苷蛋氨酸改善胆汁淤积,必要时行ERCP解除梗阻。
肝功能异常引起肠道微生态紊乱,产气菌增殖导致腹胀。伴有排便异常、肠鸣音亢进。建议补充双歧杆菌等益生菌,限制产气食物摄入。
肝病患者应每日监测腹围体重,保证优质蛋白摄入,避免坚硬粗糙食物,出现腹胀加重或发热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