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贫血可能引发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心力衰竭、肺动脉高压等疾病,贫血程度越重、持续时间越长,继发损害风险越高。
长期铁摄入不足会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表现为乏力、头晕等症状,可通过硫酸亚铁、右旋糖酐铁、蛋白琥珀酸铁等铁剂补充治疗。
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导致全血细胞减少,可能由化学物质或病毒感染引起,需使用环孢素、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等免疫抑制剂治疗。
慢性贫血使心脏长期超负荷工作,可能出现呼吸困难、下肢水肿,需纠正贫血同时使用地高辛、呋塞米等强心利尿药物。
严重贫血导致肺血管阻力增加,可能引发右心衰竭,表现为活动后气促,需采用波生坦、安立生坦等靶向药物降低肺动脉压力。
建议贫血患者定期监测血常规,保证红肉、动物肝脏、深色蔬菜等含铁食物摄入,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缺氧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