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后发热可通过物理降温、补液治疗、药物辅助、就医评估等方式处理。中暑发热通常由体温调节失衡、脱水、电解质紊乱、热损伤等原因引起。
脱离高温环境后,用湿毛巾擦拭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配合风扇通风散热,避免酒精擦浴或冰水浸泡。
少量多次饮用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或淡盐水,每小时补液量不超过1000毫升,同时观察尿液颜色变化。
体温超过38.5℃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萘普生等解热镇痛药,禁用阿司匹林以免加重脱水。
出现持续高热、意识模糊、抽搐等症状时,可能与热射病相关,需立即急诊处理并完善肝肾功能检测。
恢复期保持环境通风凉爽,避免24小时内重返高温环境,适量补充富含钾钠的香蕉、橙汁等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