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疣可通过水杨酸、鬼臼毒素、三氯醋酸、氟尿嘧啶等外用药物治疗。病毒疣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皮肤表面粗糙增生物。
水杨酸通过溶解角质层发挥作用,适用于寻常疣和跖疣,可能出现局部刺激反应,需遵医嘱使用水杨酸软膏、水杨酸苯酚贴膏等剂型。
鬼臼毒素能抑制疣体细胞分裂,多用于尖锐湿疣,使用后可能出现灼痛感,临床常用鬼臼毒素酊、鬼臼毒素软膏等制剂。
三氯醋酸通过化学烧灼破坏疣体,适用于小型疣体,操作需专业人员实施,常见剂型包括三氯醋酸溶液、三氯醋酸涂剂。
氟尿嘧啶干扰病毒DNA合成,多用于顽固性疣体,可能引起皮肤色素沉着,剂型包括氟尿嘧啶软膏、氟尿嘧啶注射液等。
治疗期间应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导致病毒扩散,合并糖尿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