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状病毒感染后频繁出现水样腹泻可能与病毒持续损伤肠黏膜、继发性乳糖不耐受、肠道菌群紊乱、免疫应答不足等原因有关,可通过口服补液盐、蒙脱石散、益生菌制剂、乳糖酶补充等方式缓解。
轮状病毒侵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导致吸收功能障碍,表现为大量水样便。治疗需使用蒙脱石散保护黏膜,配合消旋卡多曲减少肠液分泌。
肠黏膜损伤后乳糖酶分泌不足,未消化乳糖引发渗透性腹泻。建议改用无乳糖配方奶粉,或补充乳糖酶制剂帮助分解乳糖。
病毒感染和腹泻导致双歧杆菌等益生菌减少,可选用布拉氏酵母菌散、酪酸梭菌活菌散等微生态制剂恢复菌群平衡。
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肠道修复较慢。母乳喂养儿可继续哺乳,母乳中含有的分泌型IgA有助于黏膜修复。
患儿需注意预防脱水,观察尿量和精神状态,腹泻期间避免高糖饮食,必要时就医进行电解质检测和静脉补液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