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下降通常是月经即将来临的信号之一。女性基础体温在排卵后会升高,若未受孕则月经前1-2天体温回落,主要与黄体功能变化、激素水平波动、子宫内膜脱落准备等因素有关。
排卵后黄体分泌孕激素使体温上升0.3-0.5℃,黄体萎缩后孕激素下降导致体温回落,可观察基础体温曲线辅助判断月经周期。
月经前雌激素和孕激素协同下降,可能引发体温降低,部分女性会伴随乳房胀痛或情绪波动等经前期症状。
体温下降反映子宫内膜开始剥脱,这是月经来潮的生理准备过程,通常24-48小时内会出现阴道出血。
约15%女性体温变化不明显,压力、失眠或甲状腺异常可能干扰体温规律,建议结合月经周期长度综合判断。
记录基础体温需晨起静卧测量,体温下降后建议准备卫生用品,避免剧烈运动或生冷饮食,若周期异常超过3个月需就医排查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内分泌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