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状病毒性腹泻可能出现奶瓣,主要与消化功能紊乱、乳糖不耐受、肠道菌群失衡、继发性吸收不良等因素有关。
轮状病毒损伤小肠绒毛导致消化酶分泌减少,未充分消化的奶液形成奶瓣。建议家长暂停普通配方奶,改用无乳糖配方奶粉喂养。
病毒破坏乳糖酶活性引发继发性乳糖不耐受,奶中乳糖无法分解产生奶瓣。家长需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消旋卡多曲颗粒等药物保护肠黏膜。
病毒感染导致双歧杆菌等益生菌减少,影响蛋白质分解。可配合医生建议补充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微生态制剂。
严重腹泻会导致营养吸收障碍,未消化完全的奶蛋白形成奶瓣。需及时就医排除轮状病毒合并细菌感染,必要时使用阿奇霉素干混悬剂。
患病期间家长应少量多次喂养,注意臀部护理,腹泻超过3天或出现脱水症状需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