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肺囊肿可通过定期产检观察、超声引导下穿刺引流、胎儿镜手术、出生后手术切除等方式治疗。胎儿肺囊肿通常由先天性肺发育异常、支气管闭锁、遗传因素或孕期感染等原因引起。
体积较小且无并发症的囊肿建议每2-4周复查超声,监测囊肿大小变化及是否出现纵隔移位等异常,多数稳定性囊肿可能随孕周增长自行消退。
对于引起胎儿呼吸窘迫的巨大囊肿,可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抽吸减压,该微创操作能暂时缓解压迫症状,但存在复发可能。
适用于复杂性囊肿或伴有羊水过多者,通过胎儿镜下激光或电凝技术处理囊肿供血血管,需由胎儿医学中心多学科团队评估手术指征。
出生后仍有症状或持续增大的囊肿需行肺叶切除术,常见术式包括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或开胸肺段切除,术后需监测呼吸功能发育。
孕期发现肺囊肿应避免剧烈运动,定期进行胎儿心脏超声及MRI评估,出生后建议母乳喂养并预防呼吸道感染,术后儿童需定期随访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