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色素变性多数情况下会导致进行性视力下降,但失明概率因人而异,主要影响因素有遗传类型、发病年龄、病情进展速度、治疗干预时机。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进展较慢,隐性遗传或X连锁遗传可能导致早年严重视力损害。
儿童期发病者预后较差,成年后发病者保留中心视力的时间相对更长。
夜盲和视野缺损通常持续10-20年,约半数患者在60岁左右可能达到法定盲标准。
早期使用维生素A棕榈酸酯、抗氧化剂等药物可能延缓病程,晚期可考虑视网膜植入术。
建议定期进行视野检查和电生理评估,配合低视力康复训练,避免强光刺激有助于延缓视功能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