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质性肺炎阳性结果多数提示存在肺部病变,严重程度需结合具体分型判断,主要影响因素有病变范围、肺功能损伤程度、基础疾病及是否合并感染。
局限性间质改变通常症状较轻,可通过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控制进展,弥漫性病变则可能导致呼吸衰竭。
肺弥散功能下降程度直接影响预后,轻中度损伤可通过吡非尼酮、尼达尼布等抗纤维化药物延缓病程,重度需氧疗支持。
合并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病时需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继发于尘肺等职业暴露者应脱离致病环境并加强肺康复训练。
细菌性肺炎会加重病情,需根据药敏结果选用莫西沙星等抗生素,真菌感染则需伏立康唑等抗真菌药物干预。
确诊后应定期复查高分辨率CT监测病变进展,避免接触烟雾等刺激因素,营养支持可选择高蛋白饮食配合呼吸功能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