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初期症状主要表现为腰背酸痛、身高变矮、驼背、易骨折等。骨质疏松是一种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的疾病,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容易被忽视。
骨质疏松初期最常见的症状是腰背部持续性钝痛,疼痛程度较轻,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可缓解。这种疼痛主要与椎体骨小梁断裂、微小骨折有关。
骨质疏松会导致椎体压缩变形,使脊柱缩短,表现为身高逐渐下降,通常在2-3年内身高减少超过3厘米就应引起重视。
随着骨质疏松进展,椎体前部压缩变形加重,会出现脊柱后凸畸形,表现为驼背,医学上称为"驼背畸形"。
骨质疏松使骨骼脆性增加,轻微外力即可导致骨折,常见部位为椎体、髋部和腕部,其中椎体压缩性骨折最为常见。
建议骨质疏松高危人群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日常注意补充钙和维生素D,适当进行负重运动,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以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