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时艾灸可能加重症状,不建议使用。中暑处理应优先采取物理降温、补液等措施,严重者需立即就医。
1、机制冲突
艾灸通过热刺激促进血液循环,而中暑核心病理是体温调节失衡,热刺激可能加剧高热状态。
2、风险提示
中暑患者皮肤血管扩张,艾灸可能导致局部烫伤或全身热量蓄积,加重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3、替代方案
轻症可移至阴凉处,用湿毛巾冷敷大血管处;重症需静脉补液,必要时采用冰毯等专业降温手段。
4、中医适配
中医处理暑证以清热解暑为原则,常用刮痧或针刺十宣穴,艾灸仅适用于虚寒证而非阳热证。
出现头晕恶心等中暑症状时,应立即停止户外活动,补充含电解质饮品,持续高热或意识模糊须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