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不良性肝硬化需通过肝功能检测、影像学检查、病理活检、营养评估等方式确诊,重点评估肝脏合成功能与营养代谢状态。
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等指标可反映肝脏合成功能下降程度,胆碱酯酶活性降低提示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腹部超声可见肝脏体积缩小伴表面结节,CT或MRI能显示肝实质纤维化程度,门静脉高压征象有助于判断病情分期。
肝穿刺组织学检查为金标准,可见肝细胞脂肪变性、纤维间隔形成等特征性改变,需排除病毒性及酒精性肝硬化。
人体成分分析结合膳食调查可量化营养不良程度,微量元素检测能发现锌、硒等缺乏,需同步评估胃肠吸收功能。
确诊后需制定个性化营养支持方案,每日保证每公斤体重1.2-1.5克优质蛋白摄入,定期监测肝功能与营养指标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