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性房颤可通过药物治疗、心率控制、抗凝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治疗需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制定方案,通常需长期管理。
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普罗帕酮、索他洛尔等,可帮助维持窦性心律或控制心室率,需在医生指导下定期监测药物效果及副作用。
通过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钙通道阻滞剂(地尔硫卓)或洋地黄类药物控制心室率,改善心功能,目标静息心率低于110次/分。
华法林或新型口服抗凝药(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酯)可预防血栓栓塞,需定期评估出血风险并监测凝血功能,CHA2DS2-VASc评分≥2分者推荐使用。
导管消融术或外科迷宫手术适用于药物控制不佳者,可尝试恢复窦性心律,但存在复发可能,需严格评估手术适应症。
患者应限制酒精咖啡因摄入,控制高血压等基础疾病,定期心内科随访,出现心悸加重或晕厥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