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肝母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胚胎性肝脏恶性肿瘤,主要发生于3岁以下婴幼儿,病因可能与遗传变异、胚胎发育异常等因素有关。
肿瘤多起源于肝右叶,病理类型以胎儿型为主,典型表现为腹部包块、食欲减退、体重下降,部分患儿伴有皮肤巩膜黄染。
超声检查可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甲胎蛋白水平显著升高是重要标志,确诊需通过穿刺活检或术后病理检查。
手术完整切除是主要治疗手段,术前可能需采用顺铂、多柔比星等药物进行新辅助化疗,晚期病例可考虑肝移植。
早期病例五年生存率可达80%以上,肿瘤体积过大或发生转移者预后较差,需长期随访甲胎蛋白和影像学检查。
家长发现婴幼儿腹部异常膨隆应及时就诊,治疗期间需注意营养支持,定期监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