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早期发现困难主要与隐匿性症状、筛查意识不足、疾病进展特点及肝功能代偿能力有关,常见于脂肪肝、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疾病。
早期肝病多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等非特异性症状,易被误认为疲劳或消化不良,建议定期检测肝功能指标如转氨酶、胆红素。
普通体检常忽略肝脏超声和病毒性肝炎筛查,高危人群如长期饮酒者、乙肝携带者应每半年检查甲胎蛋白和肝脏弹性检测。
肝脏具有强大再生功能,70%肝细胞受损仍可维持正常功能,当出现黄疸、腹水等明显症状时往往已进入失代偿期。
慢性肝病发展呈渐进性,从肝炎到肝硬化可能需10-20年,期间可能无明显不适,需通过肝穿刺或FibroScan评估纤维化程度。
保持规律作息、控制体重、接种乙肝疫苗可降低肝病风险,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进行肝脏超声和血清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