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育性牙源性囊肿不是角化囊肿,两者属于不同类型的牙源性病变。发育性牙源性囊肿主要包括含牙囊肿、萌出囊肿等,而角化囊肿(现称牙源性角化囊性瘤)具有独特的病理特征。
发育性牙源性囊肿囊壁内衬复层鳞状上皮,无角化;角化囊肿囊壁上皮则呈现波浪状角化层,基底细胞呈栅栏状排列。
发育性牙源性囊肿多与牙齿发育异常相关;角化囊肿可能与PTCH1基因突变有关,具有更高复发倾向。
发育性牙源性囊肿常见于未萌出牙冠周围;角化囊肿好发于下颌骨磨牙区及升支,可呈多房性改变。
发育性牙源性囊肿通常刮治即可;角化囊肿需扩大切除并长期随访,复发率较高。
建议发现颌骨囊性病变时及时进行影像学检查和组织病理学诊断,治疗方案需根据具体病理类型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