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可通过物理降温、补液治疗、药物辅助、重症监护等方式治疗。中暑通常由高温环境暴露、体液丢失过多、体温调节障碍、基础疾病加重等原因引起。
立即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脱去多余衣物,用冷水擦拭皮肤或冰袋敷大血管处,配合风扇加速散热。体温降至38.5℃以下时停止强力降温。
轻中度中暑可口服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或淡盐水,每小时500-1000毫升。重度中暑需静脉输注生理盐水或乳酸林格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对痉挛性疼痛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山莨菪碱注射液,高热持续者可考虑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意识障碍者可静脉推注纳洛酮注射液。
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需转入ICU,进行血液净化、气管插管等生命支持治疗。监测核心体温、尿量及肝肾功能指标。
预防中暑应避免高温时段外出,户外活动时佩戴遮阳帽并每15分钟补水,慢性病患者需加强基础疾病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