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肝硬化属于肝硬化中较严重的类型,通常由长期心力衰竭导致肝脏淤血性损伤引起,需根据原发心脏疾病控制情况及肝功能损害程度综合评估。
心源性肝硬化是右心衰竭引起的继发性肝损伤,表现为肝区胀痛、腹水、黄疸等症状,超声可见肝静脉扩张及肝脏质地改变。
其预后取决于心脏功能代偿能力,若原发心脏病持续进展,可能引发肝衰竭、肝肾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需密切监测凝血功能及血氨水平。
以控制心力衰竭为核心,利尿剂如呋塞米、血管扩张剂如硝酸甘油可缓解淤血,保肝药物如多烯磷脂酰胆碱、甘草酸制剂有助于改善肝功能。
需限制每日钠盐摄入低于3克,监测体重及尿量变化,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加重心脏负荷的药物。
建议心功能不全患者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出现食欲骤减或意识改变应立即就医,日常保持低盐优质蛋白饮食,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循环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