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肝硬化可通过控制心力衰竭、改善肝脏血流、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心源性肝硬化通常由慢性心力衰竭、心脏瓣膜病、缩窄性心包炎、长期静脉淤血等原因引起。
积极治疗原发心脏疾病,限制钠盐摄入并遵医嘱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螺内酯,减轻体液潴留。心力衰竭控制后肝脏淤血可部分缓解。
通过抗凝治疗预防血栓形成,使用硝酸酯类药物如单硝酸异山梨酯扩张静脉血管。严重者可考虑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缓解门脉高压。
针对肝功能损伤可选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还原型谷胱甘肽等保肝药物。出现腹水时需联合人血白蛋白静脉输注,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
对顽固性心力衰竭合并肝硬化患者可评估心脏移植或联合肝移植指征。严重门脉高压并发症需考虑门奇静脉断流术或分流术。
患者需定期监测肝功能及心脏超声,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心脏负荷,出现腹胀或下肢水肿加重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