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最常见部位包括基底节区、丘脑、脑叶、小脑和脑干,按出血概率及临床危害性从高到低排列。
基底节区出血占脑出血半数以上,多因高血压导致豆纹动脉破裂,典型表现为突发偏瘫和言语障碍,需紧急降颅压并控制血压,可用甘露醇、乌拉地尔等药物。
丘脑出血常由高血压或血管畸形引起,特征性症状为感觉障碍和眼球运动异常,治疗需维持生命体征稳定,使用尼莫地平预防血管痉挛。
脑叶出血多与脑血管淀粉样变性相关,出血部位不同可表现为癫痫或精神异常,需根据血肿量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清除。
小脑出血易引发急性颅内压增高,典型症状为共济失调和喷射性呕吐,严重时需行后颅窝减压术挽救生命。
脑出血患者急性期后需严格监测血压,康复期结合肢体功能训练与认知康复,控制每日钠盐摄入低于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