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蕴脾主要表现为脘腹胀满、口苦黏腻、大便溏泄不爽、小便短黄等症状,代表方剂有茵陈蒿汤、甘露消毒丹、三仁汤、连朴饮。
湿热阻滞中焦气机,脾胃运化失职,可表现为脘腹痞闷胀痛。治疗需清热化湿,代表方剂茵陈蒿汤含茵陈、栀子、大黄,能泄热利湿退黄。
湿热上蒸导致口腔异味和黏腻感,舌苔多黄腻。甘露消毒丹以滑石、茵陈为主,具有化浊利湿、清热解毒之效。
湿热下注肠道致排便黏滞不畅,肛门灼热。三仁汤中杏仁、白蔻仁、薏苡仁配伍,可宣畅气机、清利湿热。
湿热下注膀胱引起小便量少色深,排尿涩痛。连朴饮中厚朴与黄连协同,能燥湿清热、行气除满。
日常需避免肥甘厚味,适量食用赤小豆、冬瓜等利湿食材,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辨证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