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完肠息肉切除术后少量出血属于正常现象,可能与创面渗血、术后活动过早、凝血功能异常或创面感染等因素有关。
手术切除息肉后局部黏膜存在微小创面,毛细血管破裂可能导致短暂渗血,通常表现为粪便表面带血丝,可通过卧床休息和局部压迫止血缓解。
过早进行体力活动可能增加腹腔压力导致创面出血,建议术后24小时内绝对卧床,避免提重物或剧烈运动。
患者存在血小板减少或服用抗凝药物时可能影响凝血,需监测凝血四项指标,必要时使用维生素K1、氨甲环酸等止血药物。
肠道准备不充分或器械污染可能导致创面炎症,伴随发热、脓性分泌物等症状,需使用头孢曲松、甲硝唑等抗生素控制感染。
术后应保持流质饮食2-3天,观察出血量和生命体征,若出现鲜红色血便或持续出血超过48小时需立即返院复查肠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