颏下间隙感染需与下颌下腺炎、淋巴结炎、皮脂腺囊肿感染、甲状舌管囊肿感染等疾病鉴别。鉴别要点包括感染部位特征、伴随症状及影像学检查结果。
多由导管阻塞或细菌逆行感染引起,表现为颌下区肿胀压痛,可能伴随导管溢脓。超声检查可见腺体增大,血常规提示中性粒细胞升高。
常见于口腔或面部感染继发,颏下触及活动性结节伴触痛,可能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需通过触诊区分淋巴结与间隙感染的弥漫性肿胀。
病灶局限且表浅,可见中央毛孔堵塞,挤压可有脓性分泌物排出。与深部间隙感染的鉴别需借助超声检查明确病变层次。
先天性发育异常继发感染,肿块随吞咽移动是其典型特征。CT检查可显示与舌骨相关的囊性病变,急性期需先控制感染再行手术切除。
出现颏下区肿胀应及时就医,通过触诊结合超声或CT明确诊断,避免自行挤压导致感染扩散。治疗期间保持口腔卫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