颏下间隙感染的主要来源包括口腔感染、皮肤损伤、淋巴结炎和唾液腺炎症。
龋齿、牙周炎等口腔疾病可能导致细菌扩散至颏下间隙,引发感染。治疗需清除感染源,如根管治疗或拔牙,配合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呋辛、甲硝唑控制感染。
颏部皮肤破损或毛囊炎可能使病原体侵入深层组织。局部消毒处理后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严重时需口服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等药物。
颏下淋巴结继发感染常由头面部炎症蔓延引起。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同时使用青霉素V钾片、罗红霉素等抗生素。
颌下腺或舌下腺导管阻塞合并感染时,可能波及颏下间隙。需加强口腔卫生,采用热敷促进引流,必要时使用头孢克洛、阿奇霉素等药物。
出现颏下区肿胀疼痛伴发热时,应及时就医评估感染程度,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保持口腔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