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患者防止病情加重可通过控制血压、避免情绪激动、保持排便通畅、定期复查等方式干预。脑出血通常由高血压、脑血管畸形、凝血功能障碍、外伤等因素引起。
高血压是脑出血最常见诱因,患者需每日监测血压,遵医嘱服用氨氯地平、缬沙坦、呋塞米等降压药物,避免血压剧烈波动。
情绪激动可能导致血压骤升,家属应帮助患者保持情绪平稳,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劳拉西泮、帕罗西汀等抗焦虑药物。
排便用力可能引发颅内压升高,建议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适量使用乳果糖、开塞露等通便药物,保持每日规律排便。
通过头颅CT或MRI监测出血吸收情况,及时发现再出血风险。若出现剧烈头痛、呕吐或意识改变,须立即就医。
患者需保持绝对卧床休息2-4周,头部抬高15-30度,饮食宜低盐低脂,避免突然改变体位或剧烈咳嗽等增加颅内压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