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流血的小伤口接触到梅毒病人血液的感染概率较低,但存在理论风险。梅毒传播需满足活性病原体、足量病毒载量及有效接触途径,主要影响因素有伤口暴露程度、血液病毒活性、接触时间、局部免疫状态。
完整表皮层可阻隔病原体,若角质层破损未达真皮层,螺旋体难以穿透。建议接触后立即用肥皂水冲洗15分钟,碘伏消毒。
体外干燥环境下苍白螺旋体存活时间约30分钟,新鲜血液风险较高。可遵医嘱预防性注射苄星青霉素、多西环素或头孢曲松钠。
短暂接触的病毒载量通常不足致病,持续污染需警惕。暴露后4周可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12周复查确诊。
皮肤黏膜屏障功能完整者更安全,糖尿病患者等免疫力低下人群风险增加。接触后28天内出现硬下疳需立即就医。
建议接触后72小时内到皮肤性病科评估,日常避免直接接触他人体液,处理污染物时佩戴手套。高危暴露者需定期监测TPPA和RPR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