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压和高血压分别指血压低于或高于正常范围的病理状态,正常血压范围为收缩压90-120毫米汞柱、舒张压60-80毫米汞柱。血压异常可能由生理调节失衡、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紊乱、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低血压指收缩压低于9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低于60毫米汞柱,可能与脱水、体位变化、贫血、肾上腺功能减退等因素有关,表现为头晕、乏力、视物模糊等症状。轻度可通过增加水盐摄入改善,严重者需排查器质性疾病。
高血压指收缩压超过14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超过90毫米汞柱,常见于高盐饮食、肥胖、肾脏疾病、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多伴随头痛、心悸等症状。需通过限盐、减重等生活方式干预,必要时使用降压药物。
血压受昼夜节律、情绪应激、运动等生理因素影响,健康人群可能出现短暂性血压波动,通常无须特殊处理,但持续异常需就医评估。
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可导致脑卒中、心衰等并发症;严重低血压可能引发器官灌注不足。两类情况均需定期监测血压,针对性干预。
建议每日定时测量血压,保持均衡饮食和规律运动,发现异常及时至心血管内科就诊,避免自行调整降压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