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手足口病可通过抗病毒治疗、对症处理、皮肤护理、隔离防护等方式治疗。手足口病通常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成人感染后可能出现发热、手足皮疹、口腔溃疡等症状。
利巴韦林、阿昔洛韦、干扰素等抗病毒药物可用于抑制肠道病毒复制。发病初期使用效果较好,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静脉注射或口服剂型。
发热超过38.5℃可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退热。口腔溃疡可用康复新液含漱,皮肤瘙痒可外用炉甘石洗剂。
保持皮疹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抓挠导致继发感染。疱疹破裂后可局部涂抹莫匹罗星软膏预防细菌感染。
发病期间应居家隔离,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分泌物需用含氯消毒剂处理,隔离期至症状消失后1周。
患病期间宜进食温凉流质食物,避免辛辣刺激。密切观察是否出现持续高热、肢体无力等重症表现,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