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性肝病主要由长期过量饮酒、酒精代谢异常、氧化应激损伤、遗传易感性等因素引起,可通过戒酒、营养支持、药物治疗等方式干预。
每日酒精摄入超过40克(男性)或20克(女性)持续5年以上,乙醇及其代谢产物直接损伤肝细胞。治疗核心为严格戒酒,补充维生素B族及优质蛋白,必要时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修复肝细胞膜。
乙醛脱氢酶基因缺陷导致乙醛蓄积,引发肝细胞炎症坏死。需检测ALDH2基因型,戒酒同时使用美他多辛加速酒精代谢,联用谷胱甘肽减轻毒性。
酒精代谢产生活性氧自由基,破坏肝细胞线粒体功能。建议补充维生素E、水飞蓟素等抗氧化剂,严重时需静脉注射还原型谷胱甘肽。
PNPLA3基因突变人群更易进展为肝纤维化。此类患者需更严格控酒,定期监测肝弹性,必要时使用吡非尼酮抗纤维化。
患者应建立戒酒计划,每日摄入热量不低于30kcal/kg,优先选择鱼类、豆制品等优质蛋白,定期复查肝功能与肝脏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