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患者出现咯血可能由病灶侵蚀血管、空洞形成、支气管扩张或凝血功能障碍等原因引起,需根据具体病因采取抗结核治疗、止血药物或介入治疗等措施。
结核分枝杆菌破坏肺组织时可能损伤血管壁,表现为痰中带血丝。需规范使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抗结核药物,同时可配合酚磺乙胺等止血剂。
晚期肺结核形成的空洞易导致血管破裂大咯血。除标准抗结核方案外,严重时需采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氨甲环酸可作为辅助止血用药。
结核继发的支气管扩张使血管扭曲变形,咳嗽时易破裂出血。除抗结核治疗外,可雾化吸入血凝酶,合并感染时需加用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
结核病导致的营养不良或药物副作用可能引起凝血功能障碍。需补充维生素K,调整抗结核方案,严重出血时可静脉输注凝血酶原复合物。
肺结核咯血期间应绝对卧床,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剧烈咳嗽,严格遵医嘱完成抗结核全程治疗,定期复查胸部影像学评估病灶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