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权威问答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肺结核到什么情况会传染
病情描述:
肺结核到什么情况会传染
医生回答专区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 郭朝阳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肺结核在痰涂片阳性、空洞形成、未规范治疗、密切接触等情况下具有传染性。传染性高低主要与细菌载量、咳嗽频率、环境通风等因素相关。

    1、痰菌阳性

    患者痰液中检出结核分枝杆菌时传染性最强,尤其是未经抗结核治疗或治疗初期。建议隔离治疗直至连续两次痰检阴性。

    2、空洞病变

    肺部出现空洞性病变时,病灶中大量结核菌可通过咳嗽形成气溶胶传播。需加强呼吸道防护,规范使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联合化疗。

    3、治疗初期

    抗结核治疗前2-3周仍具较高传染风险。即使症状缓解也需持续用药,标准方案通常需要6-9个月。

    4、密切接触

    与传染期患者共处密闭空间超过8小时属高危暴露。接触者应进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或γ-干扰素释放试验筛查。

    保持室内通风、佩戴口罩可降低传播风险,患者咳嗽时应遮掩口鼻,痰液需消毒处理。密切接触者出现持续咳嗽、低热需及时就诊排查。

相关文章
新冠会不会和埃博拉结合
新冠病毒和埃博拉病毒,不属于同种病毒,其基因结构也不同,所以不会结合。新冠病毒属于单股正链RNA病毒,病毒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埃博拉病毒属于单股负链RNA病毒,呈长丝状体。但是,人类存在同时感染新冠和埃博拉病毒的可能性。
埃博拉出现的原因
埃博拉病毒早期在动物体中发现,为RNA丝状病毒,其致死风险较高。可通过接触传播,病发症状包括高热、消化系统不适和多器官衰竭等症状。 埃博拉属于丝状病毒,是较为罕见的RNA病毒,又被称为伊波拉病毒,最早在动物体内发现。它是能够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发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病毒,致死率较高,在50%-90%之间,主要致死诱因为中风、心肌梗塞、多发性器官衰竭、低血容量休克等。 埃博拉病毒属于人畜共同病毒,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如接触感染者或动物的体液、粘膜、器官、皮肤等部位均可能造成感染。感染后2-5天可出现高热症状,伴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多器官衰竭、肝肾功能损伤等症状。
埃博拉病毒属于甲类传染病吗
埃博拉病毒不属于我国甲类传染病,但病毒传播性和危害性较高,可按照甲类传染病进行防控。 我国甲类传染病包括鼠疫和霍乱,需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但埃博拉尚未划分为甲类传染病,埃博拉病毒爆发属于过急公共卫生事件,类似于国内甲类传染病管理病种。 埃博拉病毒为丝状病毒科,病毒稳定性较高,多寄生于非灵长类生物,其生物安全等级要高于艾滋病和SARS,可诱发出血热,病死率在50%-90%左右,目前并未在我国爆发,若处于疫区,需做避免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者体液。
埃博拉病毒如何治疗
埃博拉病毒目前并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治疗上以隔离、补液、对症支持为主。 埃博拉病毒治疗关键在于早发现、早休息、早诊断、早隔离,早期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感染者首先需要去往符合条件的定点医院隔离治疗,病情严重者,需收入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 治疗上需随时监测生命体征,并及时补充热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确保患者体内环境稳定,适当根据病情症状给予抗病毒、抗菌药物治疗,或配合保肝、抗炎、抗凝止血药物治疗。
埃博拉病毒可怕吗
埃博拉病毒非常可怕,属于烈性传染病病毒。经感染者、感染动物体液传播,发病后可造成身体多脏器出血,死亡风险更高达50%-90%。 埃博拉是目前世界上较为危险、严重的传染病毒之一,属于RNA病毒,是一种可以引起动物、人类产生出血热的烈性病毒,死亡率在50%-90%左右,能够通过感染者或感染动物的血液、分泌物、唾液、粪便、尿液等因素造成接触性传播。 埃博拉病毒潜伏期在2-21天左右,发病2周左右,病毒会出现外溢,导致人体内外器官出血,且坏死血液会快速流窜至身体各个器官,严重出血者,可在24小时内死亡,普遍人群都易感。